世界历史上五大军事奇才

第一、朱德

开国十大元帅中有 6 位参加了南昌起义,朱德是其中一位。起义之初,朱德的影响力并不突出。用周恩来的话来说就是 “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和向导。”

世界历史上五大军事奇才

八路军时期的朱德

然而正是因为朱德在关键时刻的力挽狂澜,保留了起义部队最后的一点火种,为日后的 “星火燎原”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7 年 9 月初,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分兵,周恩来、贺龙、叶挺率主力部队 1 万余人先行,朱德率 4000 多人殿后。

由于敌我实力过于悬殊,朱德率部在三河坝与数倍于己之敌血战三个昼夜,完成掩护任务后却获悉主力部队被打散、领导集体分散突围的这一噩耗。

此时朱德身边只剩下 2000 多人枪,并且人困马乏,还处在敌军的四面包围之中。

如果说是一支旧军队、旧军人,就地解散是最好的出路。更何况朱德是在护国战争红遍全国的英雄,在旧军队中有的是人脉,如果仿效过去那一套,前途无量。

但是从旧军队中走出来的朱德,此时已经具备了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政治立场,并且将这一信仰和立场奇迹般地传递给了眼前这支并不太熟悉的队伍,使他们完成了从旧军队向新军队、从残兵到劲旅的华丽转变。

22 年后,指挥第三、第四野战军百万大军挺进江南、埋葬蒋家王朝的陈毅、粟裕、林彪,当时就在这支队伍里,分别担任团政治指导员、班长、连长。

陈毅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朱总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队伍情绪低到零度,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增加群众的革命信念,这是总司令的伟大。”

而朱德这一力挽狂澜的伟大壮举,也是同时同一时期中的世界军事奇才所没有的。

朱德坚决反对解散队伍,而是带着他们一路跋山涉水,转战数千里,最后于 1928 年 4 月到达井冈山,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有多大呢?

开国上将杨至诚说:

“朱毛会师后,原来井冈山的同志们纷纷奔走相告,说 ‘这下好了,来了个会打仗的。’”

开国上将肖克说:

“当时部队对朱老总有一种迷信般的崇拜,认为他的 “十六字诀” 是一个战胜敌人的锦囊妙计。”

和秋收起义的部队相比,南昌起义部队正规化程度更高,基层军官绝大多数是黄埔军校的科班出身。在井冈山斗争的岁月中,由南昌起义部队改编而来的红 4 军第 28 团,一直是主力中的主力、刀尖上的尖峰。

正如谭震林后来所说:

“留在三河坝的那部分力量假如不能保存下来,上了井冈山,而井冈山只有秋收暴动那一点力量,很难存在下去。”

时至今日,我军 13 个陆军集团军,都可以找到当年红 28 团的影子。

就这样,朱德从南昌起义队伍的边缘走到了人民军队的核心位置,开始了与毛主席长达数十年的合作生涯,共同带领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经过千难万险,迎来了革命的胜利。

第二、彭德怀

1952 年 9 月 4 日,一场隆重的宴会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举行。席间,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举杯来到彭德怀面前,要彭德怀自己斟满一大杯白酒,两人对饮,一口而干。斯大林注视着彭德怀,请他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转达自己的问候和祝贺。

世界历史上五大军事奇才

抗美援朝时期的彭德怀

斯大林是苏联的开创者之一,也是卫国战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其国际影响力在全世界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却能够如此礼敬彭德怀,足见彭德怀的能力之出众。

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彭德怀也曾经多次力挽狂澜。无论是在毛主席的统一领导下作战还是独当一面,彭德怀遇到的始终是强敌中的劲旅、硬仗中的恶仗。

1930 年 7 月,彭德怀指挥仅有 8000 人的红三军团,一举攻克 3 万湘军据守的长沙,将凶神恶煞般的何键打得丧魂落魄,创下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攻克省会城市的纪录。

1935 年 10 月,历经千辛万苦的中央红军即将到达陕甘苏区。这时,马家军、东北军数千名骑兵紧紧追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彭德怀挺身而出,指挥部队在吴起镇西北部列阵待敌,一举追兵打垮,歼敌千余人,使得主力部队安然无恙的进入了陕甘苏区。

获悉前方大捷的毛主席亲自来到前线,兴奋之余赋诗一首: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这是毛主席用诗词赞颂的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我军将领。

1947 年,胡宗南率 20 多万大军进攻延安,还是彭德怀主动请缨,表示愿意率领仅有的 2 万多部队迎战气势汹汹的敌军。

毛主席听了彭德怀的话,感动地对他说出了 “肝胆昭日月、忠心垂千古” 的评价。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彭德怀肩负起了解放大西北的重任。

和全国其他战场相比,彭德怀指挥的西北战场是全国各大战场敌我悬殊相差最大的一个战区。即便是到了 1949 年,其他战场上敌我实力完全逆转的时候,西北我军的综合实力依然弱于敌军。

即便如此,彭德怀以其非凡的指挥才能和宏大气魄,和其他三个野战军在同样的时间段内完成了党中央赋予自己的使命任务——解放西北 5 省。

彭大将军雄风,气贯长虹!

当朝鲜战争的战火向鸭绿江边蔓延、毛主席忧心如焚之际,还是彭德怀主动请战,带兵入朝。

以劣势装备在境外与全世界头号强敌作战,这是需要何等的勇气?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对于任何一位久经沙场的我军将帅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严峻考验。

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带领人民军队代表中华民族国门亮剑!

只用了 3 个多月时间,就把数十万武装到牙齿的敌军从鸭绿江边驱赶至北纬 37 度线以南。猖狂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丢官去职、晚节不保,美军第 8 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更是在仓皇逃窜中翻车丧命。

对我军是一场严峻考验的朝鲜战争,硬生生变成了对敌军的严峻考验。

“朝鲜战争对西方世界是一场意想不到的严峻考验,它使拥有强大技术优势的盟国几乎抵挡不住。”

英国战史专家赫尔姆斯如是说。

第三、朱可夫

1941 年 6 月 22 日,苏德战争爆发。纳粹德军 550 万人马、4000 多辆坦克、5000 多架飞机掀起的钢铁风暴,气势汹汹地向苏联席卷而来。

由于苏军疏于防范,国门被凶残敌人一脚踹开。从北面的波罗的海至南面的黑海,数千公里的战线上,苏军一溃千里。短短 5 个月的时间里,苏联的欧洲部分几乎丧失殆尽,苏军综合实力最强的西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先后遭遇了灭顶之灾,飞机、坦克、大炮这些重装兵器更是损失惨重。首都莫斯科和 “十月革命的摇篮” 列宁格勒,彻底暴露在德军兵锋之下,命悬一线。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斯大林启用了在战争初期被他一纸命令撤掉总参谋长职务的朱可夫大将。

世界历史上五大军事奇才

朱朱可夫元帅

临危受命的朱可夫不负众望,先是赶到列宁格勒,以顽强而又灵活的作战方式将一路横冲直撞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挡在了列宁格勒城下,直到战争结束,这股敌军也没能前进一步。

稳定了列宁格勒的战局,朱可夫又奉命赶回首都莫斯科,阻挡德军发起的 “台风行动”。从而迎来了他一生中责任最重大、任务最艰巨、考验最严酷的时刻。

因为朱可夫所要面对的是德军最强的一个战略军团——中央集团军群,总兵力多达 180 万,拥有 1700 多辆坦克、1.4 万门火炮、1390 架作战飞机。而朱可夫手里能用的部队虽然也不少,但绝大多数是从前线被打散后重新收拢以及临时征召的新兵,实力悬殊。

更可怕的是,由于前线苏军一败再败,导致后方人心不稳。外交使团已经全部撤出,市民传闻德军坦克即将开进莫斯科的消息惶惶不安。

就连斯大林也产生了一丝动摇,他亲自打电话给朱可夫,直言不讳的提出了一个他自己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你确信我们能够守住莫斯科吗?我怀着内心的痛苦问你这个问题,希望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诚实地回答。”

“我确信,我们能够守住莫斯科!”

电话那边传来了朱可夫撼天动地、字字千钧的答复。

朱可夫的话不是安慰,更不是吹牛,而是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信心。1941 年 12 月初,距离莫斯科仅有十多公里、甚至可以看见克里姆林宫顶上红五星的德军,开始从莫斯科城下撤退了。朱可夫则趁热打铁,指挥苏军部队发起追击,一口气将德军驱逐到 300 多公里之外的地区,歼敌 50 万人,彻底解除了首都面临的危机。

有不少人把德军兵败莫斯科的原因归结为俄罗斯严寒的到来。但是这些人忘了,天气不会把侵略者和反侵略者区别对待,能够冻着德军也能冻着苏军。德军固然缺乏相应的准备,但是别忘了在战争期间损失巨大的苏联,此时一方面在莫斯科迎战,一方面进行史无前例的疏散,实际上也不可能有太多的资源向莫斯科前线的部队提供。

根本原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由于苏军的顽强抵抗,将德军的战斗力消耗殆尽,突然而降的严寒成为压垮德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成功守住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对于苏联来说并没有完全解除危机。

1942 年 5 月,也就是莫斯科战役结束后还不到一个月,德军的百万大军又在苏联的南方掀起了大规模的进攻,目标直指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

战局同样是以苏军的惨败开场,德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从哈尔科夫打到斯大林格勒,苏军一败再败。

就在这一关键时刻,被授予副最高统帅头衔的朱可夫大将来到了刚刚被数千架德军飞机几乎夷为平地的斯大林格勒。

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背靠伏尔加河,成功顶住了德军的进攻。望着一边是长驱直入的德军,一边是背水作战的苏军,朱可夫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围歼德军重兵集团的作战计划。

经过慎重而周密的考虑后,斯大林也同意了这一计划。

1942 年 11 月 19 日,苏军发起代号 “天王星” 的作战计划,110 万大军兵分两路对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 6 集团军背后实施向心突击,一举将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综合实力最强的战役军团包围,最后又将其全部歼灭。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仅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朱可夫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连续三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以其赫赫功勋,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被授予元帅军衔。

之后的朱可夫指挥部队更是以势如破竹之势一路向西,于 1945 年 5 月 2 日攻占柏林,成为穷凶极恶的第三帝国的终结者。

世界历史上五大军事奇才

战争结束后,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朱可夫受邀与斯大林并列站在列宁墓正中央,并亲自骑着高头大马检阅部队。时至今日,莫斯科红场上,跨马驰骋、脚踩德国之鹰的朱可夫铜像作为苏军获得战争胜利的形象矗立在那里,继续激烈着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奋发向前。

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
这些信息可能会对您有帮助: 下载帮助 | 入站必看 | 创作中心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栏区-新闻

微信小故事《对门的女房客》

2022-11-29 19:11:38

专栏区-新闻

HK Doll玩偶姐姐的所有作品系列剧在哪里看

2023-2-11 22:40:06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阿斯达达

    朱可夫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